昔日白花花的盐碱地,如今稻浪翻滚、生机盎然。邹平市魏桥镇崔八村创新探索“1+5”土地合作经营模式,通过科学改良盐碱地发展水稻种植,并注册“崔子城”特色品牌,蹚出了一条“支部领办、产业富民”的振兴新路。该村的生动实践,成为魏桥镇落实“三划”方案、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的生动缩影。
近日,在崔八村的盐碱改良田里,村民们正抢抓农时进行水稻播种。
得益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积极探索,沉睡的盐碱资源被有效盘活。据悉,该村首年试种便取得亩产超千斤的好收成,为村集体带来年增收5万元以上的实效。
崔八村不仅做活土地文章,更注重深挖文化底蕴,成功注册“崔子城”地理标志商标,推动水稻种植与特色农产品开发深度融合。目前,“崔子城”品牌已与多家企业签订购销协议,市场前景看好。
更令人振奋的是,在本地种植成功的基础上,崔八村创新思路,实施“飞地种植”模式,跨区域流转土地300亩发展优质水稻种植。这一举措有效突破了本村土地资源限制,进一步壮大了产业规模,为村集体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。
崔八村的探索是魏桥镇整体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亮点。近年来,魏桥镇将促进村集体增收作为核心任务,积极谋划并严格落实“三划”方案。通过引导各村立足实际、深挖潜力,盘活用足集体资产资源,大力发展水稻、红薯、长茄等特色产业。全镇坚持“以点带面、紧抓落实”的工作方法,定期开展成效评估与督导检查,确保“三划”方案有序高效推进,有力带动了村集体和群众持续增收致富,以高质量党建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。
富腾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